关于《诗经小雅采薇》的意思【三篇】

2022-01-14 诗经名句 阅读:

《诗经》分为三部分:风是表扬三个部分优雅它是《诗经》的组成部分之一。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《诗经小雅采薇》的意思的文章3篇 ,欢迎品鉴!

第1篇: 《诗经小雅采薇》的意思

诗经

  《诗经》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。先秦称为《诗》,或取其整数称《诗三百》、《三百篇》。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,才称为《诗经》,并沿用至今。《诗经》约成书于春秋时期,汉代传授《诗经》的有齐、鲁、韩、毛四家。东汉以后,齐、鲁、韩三家先后亡失,仅存《韩诗外传》。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,并流传至今。重要的注本有《毛诗正义》、宋朱熹的《诗集传》、清马瑞辰的《毛诗传笺通释》、清陈奂的《诗毛氏传疏》、今人程俊英的《诗经释注》、今人余冠英的《诗经选译》、今人赵缺的《那些年,我们读错的诗经》等。据说春秋时流传下来的诗,有三千首之多,后来只剩下三百一十一首(其中有六首笙诗:南陔、白华、华黍、由庚、崇丘、由仪),后来为方便,就称作;诗三百;。孔门弟子中,子夏对诗的领悟力最强,所以由他传诗。到汉初,说诗的有鲁人申培公,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,合称三家诗。齐诗亡于魏,鲁诗亡于西晋,韩诗到唐时还在,而如今世上只剩外传10卷。至于当今世上流传的诗经,则是毛公(大毛公:毛亨,小毛公:毛苌)所传的毛诗。

目录

  1作品年代

  2诗经体裁

  3诗经文章

  诗经

1作品年代

  《诗经》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时期,根据《尚书》上所说,《豳风·鸱鸮》为周公旦所作。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(简称清华简)中的《耆夜》篇中,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,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《蟋蟀》,内容与现存《诗经·唐风》中的《蟋蟀》一篇有密切关系。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中叶,据郑玄《诗谱序》,是《陈风·株林》,跨越了大约500年。

2诗经体裁

  1、《诗经》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。内容上分为风、雅、颂三部分,其中;风;是地方民歌,有十五国风,共一百六十首;;雅;主要是朝廷乐歌,分大雅和小雅,共一百零五篇;;颂;主要是宗庙乐歌,有四十首。表现手法主要是赋、比、兴。;赋;就是铺陈(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),;比;就是类比(以彼物比此物也),;兴;就是启发(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)。《诗经》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,;饥者歌其食,劳者歌其事;,《伐檀》、《硕鼠》就是;风;的代表作。

  2、包含;风;;雅;;颂;和修辞手法;赋;;比;;兴;,合称《诗经》的;六义;。风、雅、颂,是诗经的体裁,也是诗经作品分类的主要依据。

  ;风;的意义就是声调。它是相对于;王畿;——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——而言的。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,多为民间的歌谣。《风》诗是从周南、召南、邶、鄘、卫、王、郑、齐、魏、唐、秦、陈、桧、曹、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。共160篇。大部分是民歌。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及诗的内容可推断出诗产生于如今的陕西、山西、河南、河北、山东和湖北北部等。

  ;雅;是;王畿;之乐,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;夏;,;雅;和;夏;古代通用。雅又有;正;的意思,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——典范的音乐。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,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,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。朱熹《诗集传》曰:;雅者,正也,正乐之歌也。其篇本有大小之殊,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。以今考之,正小雅,燕飨之乐也;正大雅,朝会之乐,受釐陈戒之辞也。辞气不同,音节亦异。故而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。;

  ;颂;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,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。《毛诗序》中说:;颂者美盛德之形容,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。;这是颂的含义和用途。王国维说:;颂之声较风、雅为缓。;(《说周颂》)这是其音乐的特点。

  3、赋、比、兴,是诗经的表现手法,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修辞。

  赋:反复铺陈。;赋者,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;朱熹《诗集传》,赋即铺陈,也就是直接铺陈叙述。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。如;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;,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。

  比:打比方。;比者,以彼物比此物也;朱熹《诗集传》,比即比喻、打比方,也就是比喻之意,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。《诗经》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,手法也富于变化。如《氓》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;《鹤鸣》用;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;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;《硕人》连续用;葇荑;喻美人之手,;凝脂;喻美人之肤,;瓠犀;喻美人之齿,等等,都是《诗经》中用;比;的佳例。

  兴:起兴。;兴者,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;朱熹《诗集传》,兴即烘托、衬托,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。它兼有了比喻、象征、烘衬等的手法,但正因;兴;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,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,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,而是虚灵微妙的。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。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,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。。如《关雎》开头的;关关雎鸠,在河之洲;,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;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;的,但关雎和鸣,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,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,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。又如《桃夭》一诗,开头的;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;,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。可以说是写实之笔,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,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。例卫风·氓中;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;就是兴。大约最原始的;兴;,只是一种发端,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,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。就像秦风的《晨风》,开头;鴥彼晨风,郁彼北林;,与下文;未见君子,忧心钦钦;云云,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。虽然就这实例而言,也有可能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,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。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,仍可看到这样的;兴;由于;兴;是这样一种微妙的、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,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,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,各自逞技弄巧,翻陈出新,不一而足,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。

  ;赋;和;比;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,而;兴;则是《诗经》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。;兴;字的本义是;起;,因此又多称为;起兴;,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、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。

第2篇: 《诗经小雅采薇》的意思

诗经小雅采薇赏析

  《采薇》一诗见于《诗经·小雅》,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一。一般认为,此诗采用起兴、重章叠唱之法,表现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,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。这里,我们首先要注意,对一篇文章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可有不同层次,陆机在《文赋》里说;言象意;三个层次,其实;意;又可裂变为表层之意和深层之意。表层之意是;知其然;,而深层之意是;知其所以然;。上述对《采薇》的一般理解,从表层之意来解读大体没错,但从深层之意来验证,却还有许多疑问未能通释:

  1、;采薇;乃是一种起兴之法,起兴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一种有规则的暗示,为何独以;采薇;起兴而非其他,有没有深意?

  2、我们知道在中国古典文学中,;家;和;乡;是两个概念。;靡室靡家;和思念故乡等同吗?

  3、;靡使归聘;;我行不来;,译为;没有办法让人探问家中;;无人慰问;,战事如此紧急,成天还想着;探问家中;,这现实吗?;王事靡盬;,竟然;无人慰问;?是想着家里人来慰问吗?

  4、从;薇;到;华;,转而起兴,有何内在联系?

  5、第一个;载饥载渴;尚可理解,篇末;载渴载饥;则令人莫名其妙了。

  6、;杨柳依依;,一切景语皆情语,暗传什么情感?

  7、首三章皆有;忧;,诗人;忧;什么呢,究竟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,让诗人如此牵挂?篇末诗人回来了,又为什么说;莫知我哀;,快见着故乡了还;哀;什么呢?以下笔者尝试言之。

诗经小雅采薇的原文

  采薇

  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曰归曰归,岁亦莫止。靡室靡家,猃狁之故。不遑启居,猃狁之故。

  采薇采薇,薇亦柔止。曰归曰归,心亦忧止。忧心烈烈,载饥载渴。我戍未定,靡使归聘。

  采薇采薇,薇亦刚止。曰归曰归,岁亦阳止。王事靡盬,不遑启处。忧心孔疚,我行不来!

  彼尔维何?维常之华。彼路斯何?君子之车。戎车既驾,四牡业业。岂敢定居?一月三捷。

  驾彼四牡,四牡骙骙。君子所依,小人所腓。四牡翼翼,象弭鱼服。岂不日戒?猃狁孔棘!

  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行道迟迟,载渴载饥。我心伤悲,莫知我哀!

诗经小雅采薇的译文及注释

  译文

  豆苗采了又采,薇菜刚刚冒出地面。说回家了回家了,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。没有妻室没有家,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。没有时间安居休息,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。

  豆苗采了又采,薇菜柔嫩的样子。说回家了回家了,心中是多么忧闷。忧心如焚,饥渴交加实在难忍。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,无法使人带信回家。

  豆苗采了又采,薇菜的茎叶变老了。说回家了回家了,又到了十月小阳春。征役没有休止,哪能有片刻安身。心中是那么痛苦,到如今不能回家。

 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?是棠棣花。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?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。兵车已经驾起,四匹雄马又高又大。哪里敢安然住下?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!

  驾起四匹雄马,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。将帅们坐在车上,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。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,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(指精良的装备)。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?猃狁之难很紧急啊。

  回想当初出征时,杨柳依依随风吹。如今回来路途中,大雪纷纷满天飞。道路泥泞难行走,又饥又渴真劳累。满腔伤感满腔悲,我的哀痛谁体会!

  注释

  (1)薇: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,学名救荒野豌豆,又叫大巢菜,种子、茎、叶均可食用。《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》记载:;武王已平殷乱,天下宗周,而伯夷、叔齐耻之,义不食周粟,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之。;说的是伯夷、叔齐隐居山野,义不仕周的故事。《史记周本纪第四》记载:懿王之时,王室遂衰,诗人作刺。刺就是指《采薇》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记载:至穆王之孙懿王时,王室遂衰,戎狄交侵,暴虐中国。中国被其苦,诗人始作,疾而歌之,曰:;‘靡室靡家,猃狁之故’,‘岂不日戒,猃狁孔棘’。;

  (2)作:指薇菜冒出地面。

  (3)止:句末助词,无实意。

  (4)曰:句首、句中助词,无实意。

  (5)莫:通;暮;,也读作;暮;。本文指年末。

  (6)靡(mǐ)室靡家:没有正常的家庭生活。靡,无。室,与;家;义同。

  (7)不遑(huáng):不暇。遑,闲暇。

  (8)启居:跪、坐,指休息、休整。启,跪、跪坐。居,安坐、安居。古人席地而坐,两膝着席,危坐时腰部伸直,臀部与足离开;安坐时臀部贴在足跟上。

  (9)猃(xiǎn)狁(yǔn):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名。

  (10)柔:柔嫩。;柔;比;作;更进一步生长。指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。

  (11)烈烈:炽烈,形容忧心如焚。

  (12)载(zài)饥载渴:则饥则渴、又饥又渴。载……载……,即又……又……。

  (13)戍(shù):防守,这里指防守的地点。

  (14)聘(pìn):问候的音信。

  (15)刚:坚硬。

  (16)阳:农历十月,小阳春季节。今犹言;十月小阳春;。

  (17)靡:无。

  (18)盬(gǔ):止息,了结。

  (19)启处:休整,休息。

  (20)孔:甚,很。

  (21)疚:病,苦痛。

  (22)我行不来:意思是:我不能回家。来,回家。(一说,我从军出发后,还没有人来慰问过)

  (23)常:常棣(棠棣),既芣苡,植物名。

  (24)路:高大的战车。斯何,犹言维何。斯,语气助词,无实义。

  (25)君子:指将帅。

  (26)小人:指士兵。

  (27)戎(róng):车,兵车。

  (28)牡(mǔ):雄马。

  (29)业业:高大的样子。

  (30)定居:犹言安居。

  (31)捷:胜利。谓接战、交战。一说,捷,邪出,指改道行军。此句意谓,一月多次行军。

  (32)骙(kuí):雄强,威武。这里的骙骙是指马强壮的意思。

  (33)腓(féi):庇护,掩护。

  (34)翼翼:整齐的样子。谓马训练有素。

  (35)弭(mǐ):弓的一种,其两端饰以骨角。一说弓两头的弯曲处。象弭,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。鱼服,鲨鱼鱼皮制的箭袋。

  (36)日戒:日日警惕戒备。

  (37)棘(jí):急。孔棘,很紧急。

  (38)昔:从前,文中指出征时。

  (39)依依:形容柳丝轻柔、随风摇曳的样子。

  (40)思:用在句末,没有实在意义雨:音同玉,为;下;的意思。

  (41)霏(fēi)霏:雪花纷落的样子。

  (42)迟迟:迟缓的样子。

  (43)往:当初从军。

第3篇: 《诗经小雅采薇》的意思

  采薇

  作者:佚名

  采薇采薇,薇亦作止。曰归曰归,岁亦莫止。靡室靡家,玁狁之故。不遑启居,玁狁之故。玁(xiǎn)

  采薇采薇,薇亦柔止。曰归曰归,心亦忧止。忧心烈烈,载饥载渴。我戍未定,靡使归聘。

  采薇采薇,薇亦刚止。曰归曰归,岁亦阳止。王事靡盬,不遑启处。忧心孔疚,我行不来!盬(gǔ)

  彼尔维何?维常之华。彼路斯何?君子之车。戎车既驾,四牡业业。岂敢定居?一月三捷。

  驾彼四牡,四牡骙骙。君子所依,小人所腓。四牡翼翼,象弭鱼服。岂不日戒?玁狁孔棘!

  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行道迟迟,载渴载饥。我心伤悲,莫知我哀!

  一、《采薇》一诗见于《诗经·小雅》,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一。

  一般认为,此诗采用起兴、重章叠唱之法,表现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,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。这里,我们首先要注意,对一篇文章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可有不同层次,陆机在《文赋》里说;言象意;三个层次,其实;意;又可裂变为表层之意和深层之意。表层之意是;知其然;,而深层之意是;知其所以然;。上述对《采薇》的一般理解,从表层之意来解读大体没错,但从深层之意来验证,却还有许多疑问未能通释:

  1、;采薇;乃是一种起兴之法,起兴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一种有规则的暗示,为何独以;采薇;起兴而非其他,有没有深意?

  2、我们知道在中国古典文学中,;家;和;乡;是两个概念。;靡室靡家;和思念故乡等同吗?

  3、;靡使归聘;;我行不来;,译为;没有办法让人探问家中;;无人慰问;,战事如此紧急,成天还想着;探问家中;,这现实吗?;王事靡盬;,竟然;无人慰问;?是想着家里人来慰问吗?

  4、从;薇;到;华;,转而起兴,有何内在联系?

  5、第一个;载饥载渴;尚可理解,篇末;载渴载饥;则令人莫名其妙了。

  6、;杨柳依依;,一切景语皆情语,暗传什么情感?

  7、首三章皆有;忧;,作者;忧;什么呢,究竟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,让作者如此牵挂?篇末作者回来了,又为什么说;莫知我哀;,快见着故乡了还;哀;什么呢?以下笔者尝试言之。

  二、;采薇;之意实乃相思之举。我们采用《诗经·召南·草虫》一诗佐证之:

  陟彼南山,言采其薇。未见君子,我心伤悲。亦既见止,亦既观止,我心则夷。

  《毛序》说是;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;(《毛诗正义》)。欧阳修解:;召南之大夫出而行役,妻留在家。;(《诗本义》)朱熹认为:;南国被文化之化,诸侯大夫行役在外,其妻独居,感时物之变,而思其君子如此。;(《诗集传》)由此可见,以;采薇;起兴,实言作者行役在外而思家中之妇也,而且由;薇亦作、柔、刚止;还可勾画出思念的情感轨迹。

  ;靡室靡家;言家中并无配偶。家者,有妻方为;家;;室者,有子才为;室;。无妻则无子,无家则无室。因此;靡室靡家;,在根本意义上不是思念故乡,而是希望回家娶妻生子,过太平日子。依此,;靡使归聘;应当释为;没有人让我回去谈婚论嫁;,言外之意是如果能回去,自然有人与之完婚,说明有人在等他,这个人就是作者边采薇边忧思的恋人。正因为;靡使归聘;,再加上;我戍未定;(教材此译;我们驻守的地方不固定;,不妥,因为战线再长,相应的部队要有相对固定的镇守地方,故较为妥当的译法是;我们驻守的时期不知道有多久;),才会;我行不来;,此句按事情发展的前后逻辑,应当释为;我出去打一仗可能就回不来了(永远也成不了亲了);。

  为什么会;我行不来;?;彼尔维何;;驾彼四牡;两章极状战争激烈之场面,从;一月三捷;;岂不日戒;可以看出战事之急,更可反衬出作者说这句话时的悲壮之情,同时也补述了;我戍未定;;不遑启居、处;。一此一彼,第四、五两章与首三章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联系都非常顺畅了。

  正因为以上三点,作者之;忧;才会由弱到强,以至于;痛;(;疚;),战争耽误了他的终身大事啊,而且更重要的是家里可能还有一位妙龄女子在痴痴地等他回来!不信再看:从;薇;到;华;除了一种上述的插叙之妙外,还有深意。《诗经·常棣》曰:

  常棣之华,鄂不韡韡。凡今之人,莫如兄弟。…兄弟既具,和乐且孺。妻子好合,如鼓瑟琴。…宜尔室家,乐尔妻孥。是究是图,亶其然乎。

  如果说作者此处借;采薇;起兴还是比较含蓄地谈论男女之事,那么;彼;处借;维常之花;再起兴则是放声呐喊了。作者将压抑的情怀,化为对敌人的仇恨,在战场上;一月三捷;,更表明了他从;忧;到;恨;了。

  前一个;载渴载饥;,可能出于战事而无暇顾及;后一个;载饥载渴;,则是一种心理反应了。什么心理反应?作者现在的角色是怎样的?是一个退役的军人,固然不错。然而,他更是一个追求;君子;高仪的人,他无愧于保家卫国的战争。虽说几十年(?)的战事告一段落,离家的路也越来越近,但思乡之情从那时还带有一丝希望到现在完全化为泡影,青春已经逝去,心中的爱也成为遥远的回响,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到现在的中年人?老年人?年轻时盼望返乡,;年老莫还乡,还乡须断肠;。走在还乡的路上,即使不饥不渴,可心灵的震颤与情感的沧桑谁与言说,又怎能说尽?

  最令人断肠之处乃是;杨柳依依;。作者走在当初奔赴战场的那条路上,当年;杨柳依依;,杨柳为什么会依依,柳者留也,因为有人依依啊,这人是谁?——就是作者开篇所;忧;之人啊!如今此人安在,在又怎样?;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;;狂风落尽深红色,绿叶成荫子满枝。;当年百花盛开,如今万木枯荣,面对霏霏雨雪,作者心如坚冰,内心再也不是;忧;所能言,而是化为一江春水也无法传达的;伤悲;;哀;了。——;我心伤悲,莫知我哀。;这个;哀;从纵的.方面说,作者仿佛穿梭于历史的隧洞中,感受岁月的沧桑和人世的轮回,一切经历如影随形一齐涌上心头。从横的方面说,作者既有摆脱战争的幸运,又有厌恶战争的抱怨;既有思乡的迫切,又有归家的失魄;既有落叶归根的夙愿,又有凄凉的无奈:作者即将要到达的地方,不是一个可以栖风挡雨的港湾,而是一个没有妻、没有子的故乡啊。

关于《诗经小雅采薇》的意思【三篇】

https://m.gxxing.cn/wenxue/136507/

推荐访问:小雅采薇中烈烈的原意 采薇的含义

诗经名句 推荐文章

推荐内容

上一篇:诗经式微教案设计|诗经九年级教案关雎 下一篇:诗经名句取名,女孩诗经名句取名